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15
65歲的朱阿姨有經常掏耳朵的習慣,前不久,朱阿姨感覺到自己右耳朵有點痛,早上醒來時發(fā)現有黃水夾雜血絲流出,嘴巴里還有苦味。于是到當地醫(yī)院打了幾針消炎針,其癥狀有所好轉。但現在脖子又開始疼了……
為求進一步治療,朱阿姨來到了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中醫(yī)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門診。周興瑋副教授用耳內鏡查看,發(fā)現朱阿姨的外耳道呈紅色環(huán)形增生,且有骨質破壞,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。
完善相關檢查發(fā)現,朱阿姨的確患上了外耳道癌,并且已經擴散到了腮腺,所以才會導致脖子疼痛。
周興瑋
副教授 副主任中醫(yī)師
擅長中西醫(yī)結合診治耳鼻喉常見及疑難疾病,如中耳炎、耳聾、耳鳴、眩暈、耳石癥、鼻炎、咽喉炎、鼾癥、聲嘶、周圍性面癱等疾病。
城北門診時間:星期一、五下午
水井溝門診時間:星期四、五上午,星期天下午
首先告訴大家
常掏耳朵的確會致癌!
外耳道的皮膚比較薄,經常用硬的東西掏耳朵,耳道的皮膚會受到損傷,外耳道的防御機制也會遭到破壞,一些細菌、病毒就會趁虛而入,引起外耳道炎。
在外耳道反復受到外界刺激和外耳道炎癥不斷修復過程中,某些細胞可能會產生變異,剛開始演變成外耳道乳頭狀瘤,此時需要及時通過手術切除干凈,如未做處理或切除不干凈,則有可能逐漸轉變?yōu)橥舛缾盒阅[瘤,即外耳道癌。
不要隨意掏耳,不要用堅硬、銳利、不衛(wèi)生的工具掏耳,不要用暴力掏耳,不要掏得太深;避免導致外耳損傷引發(fā)外耳道炎,甚至鼓膜、中耳損傷導致中耳感染及聽力下降。
有條件的話,用“專業(yè)”工具請專業(yè)醫(yī)生進行清理。
耳朵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
有聽覺和平衡兩大功能
日常生活中一定保護好
如何保護耳朵?
1.避免掏耳損傷外耳道
實際上我們外耳道里的耵聹(耳屎),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咀嚼、言語、咬合等顳骨關節(jié)的運動自行脫落排出外耳道;極少部分排出障礙的人則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清理。
2.擤鼻子時不要兩邊同時擤
鼻、鼻咽部的致病菌比較多,兩邊同時擤鼻涕可能造成咽鼓管過度開放后致病菌進入中耳,從而導致中耳炎,正確的方式是要壓住一側鼻翼擤對側鼻子,然后再進行交換。
3.感冒鼻塞時坐飛機要注意
感冒時容易合并鼻炎,如有鼻塞、流涕癥狀。此時坐飛機,隨著氣壓不斷變化,咽鼓管需要反復開放以維持中耳氣壓與外界氣壓平衡,上呼吸道病菌容易通過咽鼓管感染中耳,引發(fā)中耳炎。
4.避免噪音性聽力損失
耳機音量掌握“60-60”原則
耳機音量一定要低于最大音量的百分之六十,一天使用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。
噪音環(huán)境下用防護耳塞
噪聲可以引起耳鳴和隱性聽力損失,噪音環(huán)境中可以戴防護耳塞阻隔部分噪音。
開快車別開窗
把汽車的窗戶開得過大,開快車的時候出現的風噪音以及開慢車的時候的交通噪音,都可能造成聽力損傷。
當出現耳痛、耳鳴、聽力下降時
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
(來源: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中醫(yī)醫(yī)院)
編輯:邱果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