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02
現(xiàn)在的小伙伴,經常會感嘆:“我自閉了”,但往往沒一會又會詔告天下:“謝謝關心,我想開了?!?/p>
對于日常emo的打工人來說,自閉可能來得大開大合,但對于自閉癥家庭來說,孩子確診的那一天,卻是晴天霹靂。
他們不聾,卻對聲音充耳不聞;不盲,卻對周圍視而不見;不啞,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。
他們被叫作“孤獨的天使”,又被比喻為“來自星星的孩子”。
他們就是孤獨癥患者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癥。
明天是“世界自閉癥日”,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群“來自星星的孩子”。
醫(yī)學指導:戴靜
心身醫(yī)學門診
從事臨床工作5余年,于四川華西醫(yī)院進修精神衛(wèi)生專業(yè)1年,擅長失眠、焦慮、抑郁、精神障礙,常見心理量表評估、心理咨詢(認知行為療法)等心身疾病。
城北門診時間:周一、三、四、五全天,周二、六上午
有類似孤獨癥樣癥狀的一類疾病統(tǒng)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,孤獨癥譜系障礙包括孤獨癥,是一種神經發(fā)育性疾病。之所以被稱為“譜系障礙”,是因為其癥狀可輕可重,就像光譜一般。自閉癥患兒中,男孩患病率大約是女孩的4倍。
很多人認為孤獨癥是因父母的關心和愛太少造成的。事實上,孤獨癥是一種大腦發(fā)展障礙,不是父母教養(yǎng)方式所產生的結果。
孤獨癥多出現(xiàn)于兒童早期。典型的孤獨癥主要是有社交功能的障礙、語言交流障礙、刻板的行為和狹窄的興趣范圍等。不但不會產生與他人交流的欲望,還會無意識地不斷重復自己做的事情。
據(jù)《中國自閉癥發(fā)展狀況報告》推測,我國自閉癥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,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。
自閉癥有哪些表現(xiàn)?
提到自閉癥,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:性格孤僻、安靜。并不一定。
多數(shù)自閉癥兒童語言發(fā)育明顯落后,這也往往是家長最先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。但很多自閉癥兒童外出喜歡亂跑,并不“安靜”。
還有一些自閉癥孩子,喜歡滔滔不絕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。所以,語言發(fā)育延遲,并不是診斷自閉癥的必需條件。
但是,孩子還有這些問題,就不妙了——
1.社會交往障礙
這是自閉癥兒童最核心的問題。程度較輕的孩子,能進行基本的社交活動,但深入交流比較難,在同伴中不合群;重度自閉癥的孩子,則完全不關注周圍環(huán)境,獨自玩。
2.刻板行為
比如反復轉圈、來回奔走、玩手/看手、搖晃身體;或是強迫/儀式化行為。
3.興趣狹窄
比如,喜歡咬、敲打物品,反復玩開關、觀看電視廣告、天氣預報,或是看固定的動畫片。
自閉癥能治好嗎?
目前,自閉癥還無法治愈,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。
改善的方法,首選科學的干預訓練。建議孩子一旦確診,立即開始干預訓練。疑診自閉癥的寶寶,也應及時干預。
此外,感覺統(tǒng)合及聽覺統(tǒng)合訓練、物理治療、音樂療法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。
這里要提醒的是,自閉癥越早發(fā)現(xiàn),越早干預,效果就越好。目前多數(shù)學者認為,孩子越小,腦的可塑性就越大。在學齡前期(6-7歲前)取得的進步越大,自閉癥患兒后期的障礙就越小。
如果孩子有這些異常行為,千萬要引起重視,及時到醫(yī)院排查:
6個月后不能被逗樂(表現(xiàn)出大聲笑),眼睛很少注視人。
10個月左右對叫Ta名字沒反應,但聽力正常。
12個月對于言語指令沒有反應,沒有咿呀學語,沒有動作手勢語言,不能進行目光跟隨,對于動作模仿不感興趣。
16個月不說任何詞匯,對語言反應少,不理睬別人說話。
18個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指向,沒有顯示參照與給予行為。
24個月沒有自發(fā)的雙詞短語。
任何年齡階段出現(xiàn)語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。
總是喜歡獨處,不愿與人進行語言交流。
總是重復一樣的單詞或短語。
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拍手,或旋轉身體。
在這里,我們也真誠地呼吁:
當你身邊有自閉癥小朋友時,請不要戴著“有色眼鏡”。
他們的行為,可能看起來古怪,但并不是故意想與眾不同。接納和尊重,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......
(來源: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中醫(yī)醫(yī)院)
編輯:游江
關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