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3-29
□ 王鳴鏑
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出臺實施十余年來,黨的作風(fēng)建設(shè)取得顯著成效。然而現(xiàn)實中,仍有個別干部把吃點、喝點、玩點當人之常情,以“小節(jié)無害”自恕,認為只要不犯大錯誤、不搞大腐敗,組織上定會寬容原諒?!靶」?jié)無害論”是自欺欺人的錯誤認識,若任其發(fā)展蔓延,對黨員干部危害無窮。(3月28日 中國組織人事報)
古語云: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。黨員干部是國家之脊梁、民族之棟梁,更要以身作則、率先垂范。然而,個別干部卻自覺小節(jié)無害、無傷大雅而選擇熟視無睹,終因小失大、積小成大,滑向深淵。
不慮于微,始成大患;不防于小,終虧大德。從國家發(fā)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的“倒掉”,再到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衣俊卿的“落馬”,一個個倒下的貪官如同一本本活生生的“反腐教材”。無數(shù)“案中人”的故事告訴我們,小是大的開始,多是少的積累,從“小紅包”到“紙箱裝錢”,從“下不為例”到“按照慣例”......沒有扣好“第一??圩印?,日積月累,積小成大,打開了一條由“破規(guī)”“破紀”到“破法”的不歸路。
清廉一生之事,貪腐一念之間。一個人腐敗墮落,往往是從貪占“小便宜”開始的。面對煙酒茶、紅包與購物卡的“小意思”,干部不妨多動動腦筋,時刻保持清醒,貪圖小利的背后必是腐敗的“前戲”。面對披著“小意思”外衣的“腐敗陷阱”,黨員干部既要敢于說不,堅決地拒絕“第一次”,不收非份之禮,不吃不明之宴,不發(fā)不義之財,不進是非之地。更要自覺筑牢思想防線,常撣思想灰塵,常清心靈垃圾,在小事小節(jié)上守住廉潔陣腳、壓實法紀底線,絕不能行差踏錯;更要多一些“小題大做”,避免“積羽沉舟,群輕折軸”,才能從根子上堵住“小微腐敗”的“命門”。
小事小節(jié)是一面鏡子,小事小節(jié)中有黨性、有原則、有人格。從最初“一切行動聽指揮、不拿群眾一針一線、一切繳獲要歸公……”的“三大紀律”到后來的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”,再到今天的“八項規(guī)定”,變的是條款,不變的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的根本宗旨。廣大黨員干部更要扛實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復(fù)興”的初心與使命,從小事小節(jié)上加強約束、嚴格規(guī)范自己,時刻拉起思想“警戒線”,筑牢作風(fēng)“防火墻”,才能守護好“一身正氣、兩袖清風(fēng)”的幸福。(作者單位:中共瀘州市委黨校)
編輯:肖昂
關(guān)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