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9
“小扇引微涼
悠悠夏日長”
高溫炙烤的夏天里
一碗冰鎮(zhèn)綠豆湯下肚
似乎是對抗暑氣的
“終極武器”
翠綠的豆子裹著沙沙的沙瓤,清甜的湯汁順著喉嚨滑下,瞬間驅散滿身燥熱——這是不少人夏天的 “續(xù)命儀式”。
但你知道嗎?這碗看似溫和的消暑湯,可不是人人都適合,甚至有人因為喝不對,把自己喝進了醫(yī)院。
前段時間,32歲的李女士就因為一碗綠豆湯鬧了毛病。她本身腸胃就不太好,夏天總覺得沒胃口,聽說綠豆湯能清熱,就每天煮一大鍋當水喝,連喝三天后,開始頻繁拉肚子,肚子還隱隱作痛,到醫(yī)院檢查發(fā)現是脾胃虛寒引發(fā)的腸道功能紊亂。醫(yī)生詢問后指出,問題可能就出在她過量飲用綠豆湯上。
01綠豆湯的 “消暑力” 從哪來?
從中醫(yī)角度看,綠豆味甘,性涼,歸心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暑的功效。
夏天人體易受 “暑濕” 侵襲,出現口干舌燥、心煩氣躁、小便黃赤等癥狀,此時喝一碗溫熱的綠豆湯,能幫助緩解不適。
從現代營養(yǎng)學角度分析,綠豆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 B 族及鉀、鎂等礦物質,夏天出汗多,隨汗液流失的電解質可以通過綠豆湯適當補充,而且綠豆湯含水量高,能及時補充水分,避免脫水。
不過要注意,綠豆湯的消暑效果和煮法有關:
1.帶皮煮的綠豆湯清熱效果更強,適合上火、喉嚨腫痛時喝;
2.煮到開花糜爛的綠豆湯,口感更綿密,清熱力稍弱,效果更溫和,適合大多數人日常飲用。
02這幾類人,喝綠豆湯要 “踩剎車”
綠豆湯雖好,卻因為“性涼”的特質,讓部分人群需要格外謹慎。
脾胃虛寒者
這類人平時容易肚子涼、拉肚子,吃點生冷食物就不舒服。綠豆的涼性會加重脾胃負擔,可能引發(fā)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就像前面提到的李女士一樣。
體質虛弱者
比如老人、兒童,或剛生完病、身體還沒恢復的人,脾胃功能較弱,過量飲用綠豆湯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。
正在服藥的人
綠豆有一定的解毒作用,可能會影響部分藥物的療效(如中藥里的溫補類藥材、降壓藥等)。建議服藥期間喝綠豆湯前,先咨詢醫(yī)生。
痛風患者
綠豆屬于中嘌呤食物(每100克含嘌呤約75毫克),過量食用可能導致尿酸升高,誘發(fā)痛風發(fā)作,需控制攝入量。
03這樣喝綠豆湯,健康又解暑
掌握正確的喝法,才能讓綠豆湯發(fā)揮最大功效,還不傷人:
控制量:成年人每天喝一碗(約200-300毫升)即可,不要把它當水喝;兒童、老人減半,每周2-3次為宜。
別貪涼:冰鎮(zhèn)綠豆湯雖然過癮,但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,引發(fā)不適。建議放至室溫或微涼后飲用,尤其脾胃弱的人,最好喝溫熱的。
搭配有講究:煮綠豆湯時可以加一把大米,中和涼性,口感更溫潤;也可以加少量陳皮,理氣健脾,減輕綠豆對脾胃的刺激。
特殊情況靈活喝:如果是熱性體質,夏天容易上火,可適當多喝一點;如果本身就怕冷、手腳冰涼,偶爾喝一次解解饞即可,別長期喝。
04小貼士:煮出好喝綠豆湯的小技巧
想讓綠豆湯既好喝又營養(yǎng)?試試這兩個方法:
1.綠豆提前用冷水泡1小時,煮的時候加足量水,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5-20分鐘,保留綠豆皮,清熱效果佳。
2.怕綠豆煮不爛?可以先煮綠豆至開花,再加少量冷水,利用溫差讓綠豆更快煮出沙,口感更綿密。
夏天的美好,一碗小小的湯,藏著順應時節(jié)的養(yǎng)生智慧,選對適合自己的喝法,才能喝出健康,喝出清涼。如果喝完綠豆湯后出現持續(xù)不適,別硬扛,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醫(yī)學指導
趙龍
副教授
碩士研究生導師
中西醫(yī)結合副主任醫(yī)師
脾胃?風濕免疫病科副主任(主持工作)
擅長中西醫(yī)結合診治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胃食管反流、慢性腹瀉、頑固性便秘、消化道出血、急慢性胰腺炎等消化內科疾病及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系統性紅斑狼瘡、骨關節(jié)炎、痛風等風濕免疫疾病。能熟練完成胃腸鏡診斷及鏡下治療。
(來源: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中醫(yī)醫(yī)院)
編輯:肖昂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