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2
乘車來到瀘縣嘉明鎮(zhèn)葛林灣村,嶄新的葛林灣新農(nóng)村映入眼簾。嘉明鎮(zhèn)到喻寺鎮(zhèn)公路的中間,公路兩邊有一大片民居,被叫著葛林灣。葛林灣村黨群服務中心、葛林灣村村校也著落在地里。其實,真正的葛林灣是公路左面百米開外的一座地主老宅。
“這是你們老祖先留下的,我們保護得很好?!瘪R府的女主人、今年已經(jīng)90高齡的陰紹清熱情地帶領(lǐng)王輝遠參觀,共同回憶起王氏莊園的點點滴滴。
嘉明至喻寺公路兩邊的葛林灣新村(曾佐然攝)
興起:王氏莊園的來歷與規(guī)模
1945年,退休教師王輝遠就出生在那里。據(jù)王輝遠介紹,《王氏族譜》記載,入川十八世祖王世揚“四世連造大業(yè)在衣錦鄉(xiāng)福水井”?!案K本褪呛髞淼母鹆譃?。王世揚生于清嘉慶年間,距今已200多年了。
葛林灣老宅,占地十多畝,三重堂屋,十多個天井,有房屋上百間,還有兩個花園。老宅四周各有一個碉樓,大堂屋旁還有一個大樓子,都設置了槍眼。兩邊花園旁,各有一個繡樓,是女眷和女兒們繡花、憑欄觀景的地方。大門口,高高的臺階上,有兩重厚重的鐵皮大門,大門兩邊設有槍眼,至今猶存。
王氏莊園一角(曾佐然攝)
大門石柱上有一幅石刻的對聯(lián),上聯(lián)是:葛茂深林預兆綿長世澤;下聯(lián)是:槐庭遠蔭佇看永振家聲。相傳舊時葛林灣周圍長滿葛藤和茂密的桂圓樹?!案鹈盍帧本褪钦鎸崒懻?,也是后來被叫著葛林灣的原因?!盎蓖ミh蔭”是新修《王氏族譜》后三十二字行派的開頭四個輩份?!邦A兆綿長世澤”“佇看永振家聲”,自然是美好的祝愿和希望。大門兩邊墻上,分別是鑲嵌瓷片的“福”和“善”字。大門口有家丁持槍站崗。
葛林灣比較重視子女的教育。王端輔一個兒子大學畢業(yè),另外兩個兒子讀軍校。王雨三的三個兒子都是大學生。40年代,葛林灣應該讀書的兒童多起來,于是辦起了私塾。稍大便送到嘉明、喻寺、隆昌讀小學、讀初中。
王氏莊園是文物保護單位(曾佐然 攝)
葛林灣作為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,婚嫁追求門當戶對。王輝遠的曾祖母、祖母、幾個叔娘都是方洞屈家的人。王輝遠的曾外公是隆昌商會會長,外公是城里西南鎮(zhèn)的鎮(zhèn)長,經(jīng)營著綢緞輔。王輝遠的九爹雖是矮子,但憑借祖父幾百石租谷,也成了黃樓子黃幺老爺?shù)呐?。其它叔娘或是榮昌的,或是福集的,或是納溪的,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。
葛林灣也收養(yǎng)了一些親戚家困難的孩子。屈伯清,祖母娘家的孩子,家境困難,到王家當家童。長大參加國民黨軍隊,在廣漢起義后,轉(zhuǎn)業(yè)回家,王輝遠的一個堂姐嫁給了他。這在舊社會,地主家小姐下嫁家童,是根本不可能的事。
興盛:人丁興旺 富甲一方
王世揚只有一個兒子王國培,王國培有兩個兒子,大兒子王正選,二兒子王正書。王正選一房住老宅左邊,王正書一房住右邊。王正書,也就是王輝遠的曾祖父,有三個兒子,大兒子王端輔,二兒子王雨三,小兒子王健侯。王端輔有三個兒子,大兒子王俊康,曾任喻寺衣錦中學校長。二兒子王俊祥,軍校畢業(yè),國民黨軍隊團長,抗日戰(zhàn)爭中在河南新當鋪犧牲。三兒子王俊權(quán),軍校畢業(yè),79 軍前方醫(yī)院院長。王雨三五個兒子,大兒子王慶余曾當過嘉明鄉(xiāng)鄉(xiāng)長。王健侯也就是王輝遠的祖父,有兩個兒子,即王輝遠的父親王秋帆和叔父王珍儒。
修舊如舊的王氏莊園(馬府)(曾佐然 攝)
葛林灣收租 1000 多石,可說是富甲一方。估計王健侯名下應有幾百石租谷。父輩共有 13 兄弟,加之王端輔曾當過福集團總,兩個兒子是軍官,王慶余當過嘉明鄉(xiāng)鄉(xiāng)長,王伯和是袍哥大爺,可謂是有錢有勢。解放后有兩人勞改,三人被鎮(zhèn)壓。
葛林灣是嘉明鎮(zhèn)首富,婚喪嫁娶自然要講排場。1945 年下半年,王輝遠的祖母去世,流水席辦了幾天幾夜。出葬時,吹吹打打,鞭炮齊鳴,100多人送葬。棺材先抬到喻寺過去新橋,之后用船送到下面幾里的打水丘,再抬到墳地。墳墓是用磚、石灰糯米漿砌成的,很堅固。沒想到上世紀80年代盜墓猖獗時,還是被盜挖了。盜去多少金銀玉器不得而知。過后,王輝遠的弟弟聽說了盜墓的事,約上堂兄去看墓地,棺材里裝了不少水,混合著丟棄的衣物。王輝遠的弟弟用木棍撥弄,竟然找到了兩只玉鐲??梢钥隙ūI墓賊盜得的東西更多。兩只玉鐲拿到隆昌寄賣行,賣了 200 元。八十年代的 200 元,可是一筆不小的數(shù)字。
變故:匪徒火燒王氏莊園
王世揚在修建葛林灣時,因世道并不安寧,故在四周 建了碉樓,沒想到碉樓還真起了作用。1949年12月3日瀘縣解放,國民黨政權(quán)徹底垮臺。13 日,中共瀘縣委員會成立,16 日瀘縣人民政府成立,但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仍處于無政府混亂狀態(tài)。一些鄉(xiāng)保長糾集國民黨軍隊殘部,妄圖顛覆新生的人民政權(quán)。原國民黨 44 軍連長乜占武,伙同其它慣匪,組成“民眾自衛(wèi)救國軍川南游擊總隊”,有匪徒近 10000 人,四處攻打區(qū)公所,伏擊解放軍,一時人心惶惶。
王氏莊園內(nèi)堂一角(曾佐然 攝)
為了自保,王慶余又從殘兵中買了一挺輕機槍。要知道那時候的輕機槍,是非常厲害的武器。乜占武聽說后,派人來借槍,王慶余沒有答應。不久,嘉明匪首黃治平也來借槍,承諾保葛林灣平安無事,王慶余把輕機槍借給了他。這下可惹惱了乜占武,決定攻打葛林灣。自乜占武借槍未成后,王慶余知道他不會善罷甘休,叮囑兄弟們和家丁加強防守。十多個兄弟都會打槍、放炮。
1950 年正月十七日下午,葛林灣周圍山上出現(xiàn)了大批土匪,接著雙方交火。王家憑借碉樓,居高臨下,打得土匪抬不起頭。王家當時有一種土炮,人稱“灌子火”,炮彈打出去,爆炸成很大一團,里面全是鐵釘、鋼珠、鐵砂子,殺傷力很大,因而也被人叫著“找人炮”。土匪有傷亡,惱羞成怒,槍殺了抓到的為葛林灣守大門的劉少五和制火藥的王章二。
土匪久攻不下,用院壩里曬粉的簸箕,又從農(nóng)民那里抱來高粱桿,堆放在較矮的廁所下面,放起火來。一時濃煙滾滾,火光沖天。王家人慌了,用鐵鎬在磚墻上鑿出一個大洞,一個一個往下跳。聽王輝遠的姐姐說,哥哥抱著妹妹往下跳時,槍響了,只以為哥哥被打死了。還好,只是嚇了一大跳。逃出的人,大多躲在碾房樹堆下面。王輝遠記得他也在其中。人越來越多,一些人只好另找藏身之處。
土匪發(fā)現(xiàn)了,胡亂打槍,喝令站出來,見沒有動靜,端著槍把人一個一個拉出來,共有20多人。除王端輔一個男人外,全是婦女兒童。王輝遠的母親抱著幾個月大的弟弟,衣服不是很整潔,她謊稱是王家奶母,土匪放過了她。
槍戰(zhàn)停止后,土匪押著這群“肥豬兒”上路了?!胺守i兒”實際就是人質(zhì),用來勒索錢財。一群人走走停,下半夜才走到方洞小垣子。土匪把這群人軟禁起來,托人帶信給葛林灣拿金條來贖人。一方面葛林灣的男人忙著火災后的清理,一方面土匪要價太高,只好暫時置之不理。土匪中有人認識王端輔,知道他當團總時,減免發(fā)放應上繳的錢糧,以致無法向上峰交待,只好賣地方填補。別人當團總買地方,王端輔當團總賣地方,因而落得好名聲。
土匪把王端輔和一些婦女兒童放了,只留下幾個婦女作人質(zhì)。過了幾天,幾個婦女趁土匪不防,逃跑到王輝遠九媽娘家黃樓子。黃幺老爺兒子黃足拜兒,是方洞一霸,土匪不敢惹,只好自認倒霉。
變遷: 王氏變馬府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得保護
葛林灣自從被火燒后,一些人家到榮昌、隆昌避難,已沒有多少人住了。王輝遠的母親帶著妹妹、弟弟住在隆昌姨媽家,王輝遠和三個姐姐在佃戶胡海云家住了幾個月。胡海云以前在王輝遠家米坊幫工。土改開始后,工作隊要求王家人全部搬到各自佃戶那里去。王輝遠一家開始搬到少華村羅屋基,分田分屋后,又搬到許祠堂。王輝遠的九爹一家搬到護國鄉(xiāng)蘭槽房。
王氏莊園旁邊的黨群服務中心(曾佐然 攝)
土改時,葛林灣右邊房屋分給了幾戶貧雇農(nóng),左邊房屋先后辦起了小學、夏布社、酒廠。四個碉樓、大樓子、繡樓先后被拆除,現(xiàn)在只有右邊靠池塘那里還有一個殘存的小半截碉樓。之后夏布社搬走,酒廠停辦,三個堂屋和兩邊廂房被村民馬建民買下。
“我們經(jīng)過幾次維修,才有今天的模樣。”陰紹清老人說。
王府女主人公陰老夫人(曾佐然 攝)
改革開放后,陰紹清的兒子在外地銷售白酒,賺了錢,對購得的房屋進行了維修和改建。特別是大門,將厚實的鐵皮大門換成了紅木的大門。大門上方是一塊“馬府”鎦金的匾。門柱上原有的石刻對聯(lián)被覆蓋,換成了馬家新的對聯(lián)。大門兩邊墻上以前瓷片鑲嵌的“善”“?!?,換成了石雕的“善”“?!?。葛林灣 2013年被公布為瀘縣文物保護單位“王氏莊園”,2021年嘉明鎮(zhèn)政府立了界碑。
兩個老人回憶王氏莊園的變遷(曾佐然 攝)
真正是:昔日地主老宅,今朝馬府莊園。瀘縣文保單位,歷史軼事流傳。(王輝遠 曾佐然)
編輯:李永鑫
關(guān)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文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