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24
一茶一桌一椅,沿河人間煙火。漫步春日的仙市古鎮(zhèn),跨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正廳,一抬頭,總能看見磚雕門樓上深刻雋永的家訓題詞——“清白傳家”。這是陳家的家訓,其千百年一直支撐著整個家族的發(fā)展。同時也是仙市古鎮(zhèn)中人們一直遵守的教條,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仙市古鎮(zhèn)陳家祠大門
層次分明的四合院布局
仙市陳家祠航拍
仙市陳家祠是一處清代祠堂建筑,由嶺南學士富順知縣陳長墉率族人于清代同治元年(1862)修建,供族人從事祭祀活動和商議族中大事。整個建筑非常有層次感,這里光是廳堂就有三重,呈四合院布局,系硬山穿斗式建筑,南北進深40余米。整個建筑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,并擁有大量石雕、木雕,反映了清代川南地區(qū)民間祠堂的建筑風格。
陳家祠
“中廳的山墻由順水人字形與弧形結合,結合處立有兩柱,建筑仿歐式風格,體現(xiàn)了中西文化在川南丘陵地區(qū)的靈活巧妙融合,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”據(jù)沿灘區(qū)文管所負責人介紹,陳家祠山墻特色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新發(fā)現(xiàn)。
中西結合的山墻
黛瓦磚墻,硬山高帽,塑鰲起角,宏闊清秀……站在古鎮(zhèn)更高處俯視,陳家祠屋面全貌盡收眼底。有古建筑專家詮釋:“陳家祠既有西洋建筑的風貌,又具川南民居的韻味;既顯示了鹽商大家的財富和地位,又體現(xiàn)了自貢鹽亨海納百川的胸懷?!?/p>
古鎮(zhèn)慢生活,抬腳便可進入的家風館
2018年,結合陳家祠家風文化升級打造,該文保單位被打造成為現(xiàn)在的陳家祠堂家風館,室內展陳共有“炎炎華夏家史流長”“千年鹽都家國情懷”“畫美自貢家風傳承”主題展三大板塊。目前,家風館全年堅持常態(tài)化開放,每年開設講解活動60多次,開展家風學習、廉潔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活動10多次,不定期地舉辦各類社會活動,全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。陳家祠以文旅融合發(fā)展為目標,舉辦了非遺教學、版畫展覽、攝影展覽等一系列活動,在文化傳播上具有一定影響力。
陳家祠先后被中共自貢市委、自貢市人民政府命名為“自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;中共自貢市紀委、自貢市監(jiān)察委員會、中共自貢市委宣傳部命名為“自貢市廉潔文化基地”。2022年4月,陳家祠堂家風館成功申報成為社區(qū)博物館。
(來源:自貢網 記者:繆靜 王躍)
編輯:游江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文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