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7
自7月以來,持續(xù)的高溫天氣仿佛讓城市變成了“蒸籠”,午后戶外氣溫直逼40℃,地面熱浪蒸騰,連蟬鳴都透著幾分疲憊。在瀘州市龍馬潭區(qū)小市街道的江流岸邊,總有一個身影頂著烈日穿梭往返——他就是72歲的“四川好人”、“五老”志愿者汪運全。他的滿頭銀發(fā)被汗水浸濕,白色的志愿馬甲早已印上汗?jié)n,可他卻依然堅守在野泳勸導一線,用執(zhí)著與熱忱筑牢夏日防溺水“安全網”。這位老模范,自入夏以來便開啟了“高溫作戰(zhàn)模式”。
“大爺,這水看著淺,底下暗流可多了,千萬別圖涼快下水??!”老汪巡查發(fā)現(xiàn)有居民涉水時都會提醒。陽光直射下,他額頭上汗珠滾滾,順著臉頰滴落在胸前,手里的勸導小喇叭也被曬得發(fā)燙??吹接芯用衩撔囂街呑?,他立刻快步上前,和聲細語地講解野泳的風險?!懊刻爝@個點最容易有人來‘偷涼’,我們多勸一句,大家就多一分安全?!崩贤裟税押梗詈诘哪樕下冻鰳銓嵉男θ?。他騎著自行單車,頭戴遮陽帽,口袋里揣著藿香正氣水,應對身體偶爾的不適。
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區(qū)王爺廟處,老汪正和幾位志愿者一起整理岸邊的警示牌。岸邊的水泥地被曬得滾燙,穿著鞋子都能感受到灼熱氣浪,老汪卻跪在地上,小心翼翼地將被風吹倒的“禁止野泳”警示牌重新固定好?!澳昙o大了,雖說膝蓋受不了這么烤,但這牌子立在這兒,就能多提醒一個人?!崩贤粜χf。
72歲的老汪每天中午1點到3點,傍晚6點到8點錯峰在小市王爺廟至沱二橋江邊開展巡邏,確保重點時段“有人看、有人勸、有人管”。遇到拎著泳衣的居民就主動上前勸導,遇到已經下水的則耐心勸說上岸,一天下來,老汪要走兩萬多步,喝掉五六瓶水。高溫天里,不少志愿者出現(xiàn)了中暑癥狀,但他卻沒主動退出。
“這位老模范太讓人感動了!”經常在河邊散步的居民劉先生說,“這么熱的天,年輕人站一會兒都難受,他卻天天守在這兒,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別下水,真是把大家的安全放在心上了?!比缃?,在老汪的持續(xù)勸導下,岸邊野泳的人少了,主動詢問安全水域的人多了,還有不少居民加入了“隨手勸”的行列,共同守護水邊安全。
烈日依舊炙烤著大地,老汪的身影一直在江邊堅守。他用蹣跚的腳步丈量著安全防線,用沙啞的聲音傳遞著關愛,在高溫“烤”驗中詮釋著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精神。正如他常說的:“只要能護住大家平平安安,這點熱,這點累,值了!”(朱言梅 熊乾皓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