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13
通灘鎮(zhèn)
七色田園
風光無限
通灘,位于江陽西部邊界。古文中這樣記載的:“上通青魚沱,下通荔枝灘,沱江有此鎮(zhèn),悠游似神仙?!?br/>
(旋轉手機觀看)
因水運而興而立的通灘始建康乾,歷史久遠。小河文化催生出獨有的碼頭文明,青石板大街通到沱江邊上的戲場壩、王爺廟,兩旁的青瓦房、木門窗、夾壁墻,家挨家、戶連戶,在通灘發(fā)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也留下了古人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的農耕文明。
多年時光里,通灘典型的丘陵地貌孕育出多樣的糧食作物和文旅資源。高粱“紅”、柑橘“橙”、菜花“黃”、蔬菜“綠”、李子“青”、水產“藍”、葡萄“紫”……四季,七色,通灘田園,風光無限。
油菜花黃總是春日里的最美風景。通灘是一個被金黃絨毯覆蓋的場鎮(zhèn),從進入這片地域開始,處處清香。山坡與農田相接,盛放之時,這里有一萬畝油菜花爭奇斗艷。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的觀景臺處,一望無垠的金黃浪潮涌動,迎風搖曳,陽光下更顯生機。
而后還有五百畝半島桃花溪映入眼簾,桃花灼灼,如云似雪,密密麻麻綻滿枝頭。微風拂過,落英繽紛,縈繞山間,恍若仙境。
萬里晴空,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,白云悠悠,飄然而過,這一瞬有超脫世俗、云淡風輕的暢然。
再至高粱紅滿天時,通灘就負上了“粱鄉(xiāng)”美名,那是農人眼里一年中最美的時刻。村前大地,低坡高崗,漫山遍野,滿目糯紅。陣陣風起,紅浪起伏如同烈焰灼燒,映紅山野長空。走入田間,一株株糯紅高粱茁壯而挺拔,身姿堅韌,穗粒顆顆飽滿,沉甸甸地低垂下來。
有機器轟轟隆隆鳴響,沿著既定路線在高粱田來來回回,留下整齊的土地。有農人手持鐮刀,輕輕地割下成熟的高粱,發(fā)出悉悉索索的聲響,流下豐收的汗水。
當農人手捧花束般的高粱喜笑顏開,當一束束高粱桿被整齊捆綁堆放在田埂,當最后一株穗子被放入背簍,當落日下的秋風吹過鄉(xiāng)間,帶著成熟的香氣,夾雜著人們的歡呼,仿佛整個田野都在慶祝,祝賀又一年的辛勤勞作換來糯紅的珍寶。
這片瀘州最大規(guī)模有機高粱種植鎮(zhèn),這片瀘州老窖1573最大有機原糧核心基地,這片4萬畝的寶藏,讓全鎮(zhèn)農民高粱收入近億元,讓高粱產值達到了驚人的14億元,讓通灘“粱鄉(xiāng)”之名一炮而紅。
站在高粱地的邊緣,眺望遠處田野,一片麥田映入眼簾。“一搏農場”是這片麥田的名字。
一方土地,兩色風景。春之尾聲,夏之序曲,小麥青翠欲滴,訴說著季節(jié)交替和生命循環(huán)。烈日當空,秋風漸起,金黃的麥浪翻滾,仿若大地漣漪,一波一波蕩漾,跳動著大地的脈搏。終歸未變的,是自然的平和與寧靜。
通灘的色彩很難言說,甚至不能生動描述出粑粑柑、甜橙的遍山橙紅,宜機化改造后土地里各類蔬菜的鮮嫩翠綠,桂圓、李子未成熟時的青澀,龍興寺水庫大水面養(yǎng)殖水產依然清澈無比的湖藍,以及葡萄串在藤蔓間不經意展現出來的妖紫。
只知道這樣色彩鮮明、風光無限的通灘田園是一個純凈的鄉(xiāng)村世界,一花一樹,一草一木,都奏唱著激昂的生命贊歌。
(來源:江陽發(fā)布)
編輯:邱果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