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17
11月14日,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走進納溪區(qū)護國中學開展“逐夢未來”科普進校園活動,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。
嘉賓簡介
劉大禾——博士,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中國光學學會理事,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處理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。長期從事物理教學和光學方面的科研工作。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國防基礎研究重大項目,武器裝備探索重點項目,教育部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。共發(fā)表SCI論文200余篇。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,省部級技術發(fā)明一等獎。被評為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及北京市產學研先進個人。
出席領導
本次活動由瀘州市關工委、市委老干部局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科協(xié)攜手共同主辦,護國中學黨委書記黃克云主持。出席本次活動的有瀘州市關工委領導肖榮華、肖林、孫寶華,納溪區(qū)區(qū)教體局局長明生良,關工委領導張納、張德生、張仲明、唐宗惠,校長黃彬等。
物理激趣
劉教授從“一輛自行車運動時為什么不倒,而靜止時必須要有支撐?”這樣一個生活問題引到“角動量”這個專有名詞,開啟了本場關于物理學的趣談。講座圍繞力熱聲光電5個物理學大類進行科普。
劉教授語言通俗易懂,把高深莫測的科學理論融入到生活實例進行講解。在科普“共振”時,他舉了“核磁共振”這個熟悉的實例,他說,身體每個部分都有固有的頻率,當哪個部分的頻率發(fā)生改變后,就代表這個部分發(fā)生病變。在科普輻射時,他給同學們列舉了常見的太陽、電燈、手機、電磁爐、X光等。同時劉教授又能充分激起學生們的求知欲,在講到超聲波時,列舉了其在工業(yè)、醫(yī)學、軍事方面的應用實例,妙趣橫生。
交流互動
劉教授為消除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畏懼心,講解了“怎樣讓物理得99分”的方法。整個講座既充實又富有趣味,活動現(xiàn)場,學生們聚精會神,積極互動,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。
此次科普活動,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,還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科學的魅力。通過與頂級科學家面對面交流,點燃了學生們追逐科學夢想之光,不斷完善知識架構,增強學習動力,為實現(xiàn)理想大學夢而不懈努力。
(來源:瀘州市納溪區(qū)護國中學)
編輯:肖昂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