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14-04-14
服務隊在田間地頭勞動
四月的農(nóng)村正是春耕繁忙的季節(jié),在百和鎮(zhèn)朱巷村4社的田間地頭,當?shù)卮迕裼瓉砹艘慌厥獾目腿?,這批客人不是別人,正是由當?shù)劓?zhèn)村干部組成的服務隊。
“要說呀,這個趕黃草確實是個寶,對人畜都好,它清熱的,豬兒吃不下的時候,給它喂點,吃了就好了?!?“那你們種趕黃草強不強喃?”“咋個不強嘛,我們種一畝純收入就有1500元,另外,跟公司簽了協(xié)議,也不得擔心賣不脫……”在一塊趕黃草秧田里,老羅和一起干活的鎮(zhèn)干部周啟倫聊起了家常。干部們放下架子,和群眾同勞動,樸實的語言和誠懇的態(tài)度,無疑迅速地拉近了干群距離,贏得了群眾的信任,像羅太元這樣的群眾的話匣子也就打開了,田間地頭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。
回到群眾的院壩里,干完活的干部和群眾圍坐在一起,開起了“壩壩會”,田里沒說完的,回來繼續(xù)說;有意見,有建議,可以暢快提。大事小事,有啥說啥。
院壩會
“我有個愿望,就是云百路修好以后,政府能為我們引進一個企業(yè),把趕黃草種植面積再擴大點,以后我們就可以在村上打工,好在家又能照顧孩子又能致富掙錢?!睂τ诹羰貗D女唐家林的愿望,百和鎮(zhèn)黨委書記衛(wèi)德遠認真的記在了自己的民情日記本上。
“我想修一條好的公路”“想在落泥灘修一座橋”“想建一所村幼兒園”……對于群眾的意見,鎮(zhèn)干部一一當場作了解答,對于暫時解決不了的,他們鄭重承諾,回去會和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(xié)調(diào),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(nèi)能夠落實。
等到這邊壩壩會開完,在廚房里幫忙的女干部們麻利的端出了菜肴。村上的朱大姐感慨到,“這些干部一點架子都沒得,菜自己買下來,活還正兒八經(jīng)的干,這種形式,我們歡迎得很?!?/P>
據(jù)悉,為了切實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了解群眾的疾苦,傾聽百姓民聲,百和鎮(zhèn)組織全體鎮(zhèn)村干部結合“走基層、解難題、辦實事、惠民生”活動,提出了“三到三同”工作模式,即“到村社、到農(nóng)戶、到田間”與群眾“同吃同住同勞動”,讓干部真正下到基層、服務基層、扎根基層,親身感受群眾生活的酸甜苦辣,并將收集到的民情訴求建立起三本民情臺賬,落實限時辦結制度,一心一意為群眾出謀劃策,切實解決與群眾利益切身相關的問題,再續(xù)干部和群眾的魚水之情,此項活動在百和鎮(zhèn)各村社的廣泛開展得到了當?shù)厝罕姷呐氖址Q贊。(百和鎮(zhèn) 鄧小麗 譚丹)
編輯:馬慶娟
關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