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19
四月的內江陽光明媚,春意盎然,吸引著人們到戶外去追尋春的腳步。在內江城區(qū)各大濕地公園內,花香草綠、翠鳥啼鳴,令人心曠神怡……
一直以來,內江注重城市綠地建設和生態(tài)修復、城市文脈傳承和城市肌理延續(xù),挖掘保護大千文化、書畫文化、“甜”文化等文化資源,傳承歷史文脈,塑造城市特色。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,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,增強群眾幸福感,今年起至2025年,內江計劃投資約8.6億元,建設18個歷史文化保護和生態(tài)修復類項目。
鄧家壩濱江水環(huán)境: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施工忙
鄧家壩濱江水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工程作為重點項目之一,自開工以來,備受市民關注,如今建設情況如何?
“轟隆隆……”4月14日,記者來到該項目施工現場,挖掘機、鏟車、混凝土攪拌機來回穿梭,機器的轟鳴奏響了施工大干的主旋律。一旁的工人們也在搶抓施工進度,有的栽植苗木、有的鋪裝巖石、有的給道路覆蓋防塵網、有的平整混凝土路面,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今天主要是進行綠化帶苗木栽植、二級馬道鋪裝等,現場有五六十名工人施工?!睋┕がF場相關負責人張學兵介紹,鄧家壩濱江水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主要包括護岸工程、景觀公園和花園灘路三部分,總面積約700畝。建設內容包括園路、綠道、廣場、綠地、公廁、籃球場、足球場、停車場、雕塑等,設置有“輝煌甜城”“火紅甜城”“夢幻樂園”“白閣掠影”等景觀節(jié)點,全面展現內江風情、甜城文化。
開工以來,團隊開足馬力,加班加點施工,目前護岸工程的土方開挖填筑已完成,綠化完成50%;景觀公園的土方開挖填筑完成20%,甜城之心廣場完成20%;花園灘路的土方開挖填筑完成50%。
“工程進展順利的情況下,預計今年底可全面完成整個項目。”張學兵說。建成的景觀公園與花萼濕地公園隔江對望、遙相呼應,將成為甜城湖沿江生態(tài)景觀席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:為居民幸福感加碼
同樣已開工的還有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、甜城綠道建設等項目。其中,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項目即改建星橋街桐垶壩小區(qū)外空地,建設約1200平方米口袋公園,目前已完工。
14日下午,記者在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看到,這里種植了藍花楹、杏梅等開花喬木,安裝了兒童游樂設施、健身器材及休憩座椅。市民或漫步其中,或快樂健身,或休息聊天,好不愜意。
“每天下午,我都會來這邊走一圈。有了這個口袋公園,我們就多了一個比較好的健身、擺龍門陣的地方,加強了鄰里之情的交流溝通。”家住桐垶壩小區(qū)的陳婆婆笑著說。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不僅裝點了城市容顏,也為居民幸福感加碼。
三年內傾力構筑城市綠色生態(tài)體系
除了備受市民關注的鄧家壩濱江水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工程、甜城綠道建設,及為居民幸福加碼的星橋街綠地口袋公園外,三年內,內江還將實施15個歷史文化保護和生態(tài)修復類項目。
內江市住房城鄉(xiāng)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針對2021年、2022年城市體檢報告指出的內江市“城市文化建筑和城市旅游景點相對不足,魅力經濟有待培育,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不足,保護利用體制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”等問題,計劃實施歷史文化保護和生態(tài)修復類項目18個,累計建成甜城綠道200公里以上,新增城市綠地150萬平方米以上,建成一批口袋公園、郵票綠地。重點分為如下三方面。
保護山體和水系。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河湖草系統治理,將內江山水資源保護好、開發(fā)好、利用好、傳承好,嚴格落實《甜城湖保護條例》,甜城湖保護范圍內嚴禁無序開發(fā)。保護牛毛山、大沖山、高寺山、松山、塔山等山體,植樹造林、改善林相,修建上山步道,完善公廁、停車場等配套設施。
實施歷史文化保護和活化利用。開展街區(qū)和歷史建筑普查,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構建,開展歷史建筑、歷史街區(qū)調查識別、測繪建檔、掛牌保護,編制保護圖則、修繕方案,實施修繕和活化利用。
實施城市綠地建設和生態(tài)修復。實施城市公共空間微更新,見縫插針建設口袋公園,在城市綠地中增加小型建構筑物,完善服務功能。對橋梁、建筑等開展立體綠化,豐富綠化空間。繼續(xù)向內江主城區(qū)沱江上下游延伸建設史家鎮(zhèn)至龍門鎮(zhèn)濱江生態(tài)景觀帶,配套建設甜城綠道、生態(tài)綠地及公共服務設施,以沱江為主軸向兩岸支流湖庫輻射,全面修復和提升內江濱水岸帶環(huán)境品質,構建“一環(huán)、兩軸、九線、多楔”的甜城綠道體系。
據悉,在推動各項目落地落實工作中,內江各級黨委政府將堅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,在城市更新中加強山水資源保護,推進海綿城市建設、甜城綠道建設,實施生態(tài)修復和園林綠化建設,傾力構筑城市綠色生態(tài)體系。
(來源:i內江 記者 高波 梁盛貴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