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04
“……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,永不叛黨。”在松柏蒼翠的盧德銘銅像前,支部書記劉溯源帶領(lǐng)全體黨員,面對鮮紅的黨旗,再次舉起右拳。鏗鏘的誓言,字字千鈞,在英雄故里的上空久久回蕩,與歷史的回響交織共振。這不僅僅是重溫,更是一次靈魂的深刻叩問與忠誠的莊嚴熔鑄。黨員田麗坦言:“在英雄長眠之地念出誓詞,每個字都像烙印刻進心里,提醒我們‘應急人’三個字背后,是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絕對忠誠?!?br/>
盛夏七月,驕陽似火,一如革命者滾燙的初心。7月3日,瀘縣應急管理局機關(guān)二支部全體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一行33人,懷著深深的敬仰,踏上了通往自貢市自流井區(qū)盧德銘紀念館的道路。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追尋,也是一場淬煉應急人忠誠本色的信仰之旅。
紀念館內(nèi),玻璃展柜中一封字跡斑駁的家書,讓所有人屏息駐足。22歲的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在犧牲前夕寫道:“革命需要流血,我輩當為前驅(qū)……”年輕黨員楊路濤駐足凝視良久,輕聲念誦。泛黃的信箋,承載著超越時空的滾燙誓言。講解員指向一張模糊的戎裝照:“盧德銘犧牲時年僅22歲,他拒絕轉(zhuǎn)移,為掩護主力部隊血灑山口巖。”這以青春祭奠理想的決絕,如重錘敲擊在現(xiàn)場的每一位瀘縣應急人心上——守護人民安全,何嘗不需要這般無懼犧牲的擔當?
“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?!辈饺胗⑿酃世?,青石板路蜿蜒。在盧德銘少年苦讀的陋室窗前,入黨積極分子陳宇珊觸摸著斑駁的書桌,仿佛觸碰到了理想最初萌發(fā)時的溫度。“從書桌走向烽火戰(zhàn)場,他從未猶豫。我們應急人從辦公室沖向災害一線,也該有這般義無反顧?!彼锌?。
“盧德銘用生命詮釋了‘忠誠’的分量。應急管理365天箭在弦上,我們守護的不僅是安全底線,更是黨旗下的莊嚴承諾!”青年黨員劉坤建的發(fā)言道出共同心聲:英雄的信仰之光,照亮應急人的前行之路。返程途中,經(jīng)過一天的思想洗禮,大家把客車變?yōu)橐苿拥摹俺跣恼n堂”,分享感悟,暢所欲言。
此次踏訪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,更是對新時代應急使命的深深叩問。當盧德銘“革命需要流血,我輩當為前驅(qū)”的絕筆在新時代的語境中回響,瀘縣應急人早已將“對黨忠誠、紀律嚴明、赴湯蹈火、竭誠為民”轉(zhuǎn)化為枕戈待旦的行動自覺——以英雄精神為帆,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航程中,以絕對忠誠為黨和人民筑牢最堅實的安全堤壩。 (圖/文 陳春梅 胡志雄)
編輯:李永鑫
關(guān)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