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19
溫暖的“百變超人”
記瀘縣城北小學校教師龐華和她的孩子們
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來襲,讓瀘縣城北小學校一再延遲開學。學校副校長龐華積極響應“停課不停學”號召,和教師團隊一起,加班加點撰寫學校應急方案,制定一日功課表,給全校學生寫《給孩子們的一封信》,組織教師參加QQ“空中課堂”的學習,保障學校順利網(wǎng)上開學、開課,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,和孩子們一起溫暖度假。
龐華上演著加強版的教師“百變超人”。
一個都不能少
現(xiàn)實還是那么殘酷。由于師生所處地的不同以及硬件等原因,加上網(wǎng)絡不通暢,導致這個app登陸不了,那個網(wǎng)站擠不進去,就連家里的wifi也要趁熱鬧罷工。開學第一課,龐華班上就有好幾個學生無法上線。她反復在網(wǎng)絡平臺推送《疫情中的家庭教育契機》和“空中課堂”學習要求,不讓一個孩子落下。
每天在網(wǎng)上布置學習和活動要求,批閱學生假期輔導作業(yè),哪有在學校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容易,工作量大增。分身乏術的龐華要看QQ、看微信、打開“一起小學教師”端、QQ群接龍、QQ作業(yè)端,然后勾畫、圈點,寫評語,一天就這樣悠然過去了。
學生從早到晚都在提交作業(yè),龐華生怕漏掉了一個。每天幾百次幾千次地點擊,重復這樣的工作,眼睛花了,肩頸痛了,腰桿坐硬了。還有幾個不在線的學生,龐華得電話單獨聯(lián)系,做好交流工作,一個也不能少。
變形計
龐華和她的團隊約定,不能上新課,要科學、適度安排孩子學習、生活和鍛煉。
外表柔弱文靜的龐華,本是一名語文教師,在現(xiàn)實面前,她開啟了“百變超人”的蛻變之旅:
變身哲學老師。龐華給學生開放的“開學第一課”,告訴他們這次災難,是一個最真實的社會情景,可以學到教科書上無法學到的知識,關注疫情,了解新型冠狀病毒,認識各種職業(yè)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。
變身心理學老師。龐華和孩子們網(wǎng)絡通信,互相鼓勵多讀書、多練字,互相提醒戴口罩、不外出。龐華做成美篇《書信?書心》。和吳杰同學的書信還被《少年百科知識報》“戰(zhàn)疫情”第一期采用,讓他們師生高興了好一陣。
變身美術老師。龐華和孩子們畫漫畫、辦防疫專題手抄報。她創(chuàng)作出妙趣橫生、寓意深刻的主題漫畫,為學生做了很好的表率。龐華收到班上50份漫畫作品。精彩的宣傳手抄報,瀘縣教育和體育局微信公眾號“瀘縣教育發(fā)布”還采用了她們師生的作品。
變身語文老師。龐華和孩子們每天讀課文、背古詩、寫生字、做勞動。一周下來,她收集了好多優(yōu)秀作業(yè)圖片,把它們做成了美篇《遙遠的企盼 用心的交流》,孩子、家長都很喜歡。龐華想孩子們了,孩子們也想她。網(wǎng)絡溝通、談心,成為她們師生溫暖的紐帶。
變身朗讀者。龐華在喜馬拉雅軟件里,每天堅持為孩子們讀米·伊林的《十萬個為什么》。這是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里“快樂讀書吧”推薦的課外書籍,疫情期間有些快遞也無法到達,孩子們沒有這本課外書,就聽她每天朗讀錄音。雖然長期慢性咽炎,嗓子不那么動聽,但她很認真、很努力,一直堅持。她又做了美篇《我們都是十萬個為什么》,孩子和家長們可喜歡了。
變身作家。龐華和孩子們一起“小練筆”。在陽光燦爛的早晨,她寫自己的《鄉(xiāng)村的早晨》,孩子們寫眼中的鄉(xiāng)村景致。金色的陽光,翠綠的竹林,金黃的油菜花,新鮮的大白菜,可愛的小池塘,活潑的雞鴨,天邊的晚霞,樹上的鳥兒,草叢里的蛐蛐兒,勤勞的人……一切景物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美好、自由。50份作業(yè),圖文結(jié)合,有的文筆流暢,有的期待進步,龐華都做成了美篇《鄉(xiāng)村景致:一物一世界》,成為了假期孩子、家長們喜愛的熱門讀物。
向美而生
“做老師,挺不容易的!做非常時期的老師,更是辛苦!”面對筆者,龐華淡淡的說。她說此時此刻,無暇多顧,只能把自己變成“百變超人”,變著戲法和孩子們學習、游戲、交流、進步。
時間在慢慢推移,龐華和孩子們還有很多跨越時空的有趣故事發(fā)生……
“我希望,
我們簡單平安的日子里,
每一頁都是向美而生的印記,
還有美麗的箋注和眉批。
春寒料峭終退去,
春暖花開好相聚!”
在日記里,龐華寫溫暖的小詩,和孩子共勉,溫暖著孩子,也溫暖著這個乍暖還寒的日子。
?。澜?/p>
編輯:溫華譙
關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